信息披露

重庆儿童救助基金会开展“童心相伴”项目督导第十三期

来源:    编辑人:管理员    编辑日期:2024-07-03    点击次数:45
时间:2024-07-03    重庆儿童救助基金

6月28日,重庆儿童救助基金会督导组一行前往垫江区桂溪街道、周嘉镇、普顺镇、新民镇等街镇开展团辅活动和个案督导。

被督导机构:重庆市大渡口区梅明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包2)。

督导内容:8场团体辅导活动( 主题《解码情绪》)、4例个案。

活动参与人数:557名儿童和4名个案,共561名。

督导形式:现场突击检查 、观摩团辅活动与机构联络人和驻地社工深入交流等方式督导,召开团辅复盘小会议。

督导结果:

督导人员开展8团辅活动和4例个案督导。实施机构在讲师和助教的配备,现场标识悬挂、心理测评、团辅时间、录音录像等基础条件上均合规。但其中一场团辅因设备临时发烫导致线路脱落未录制成功,已和社区商量解决之策。个案服务流程熟悉,提前了解了案主的情况,还购买了小礼物送给个案家庭,和案主建立了服务关系。

8场团辅均使用同一个主题《解码情绪》,两组团队,两天的时间。为557名儿童带去了疏解情绪的方法。因《解码情绪》主题讲师们较为熟悉,课件使用也很顺畅,因此整体来说效果比较明显,孩子们参与度高,积极扮演各种情绪表情包,课堂气氛轻松愉快。且讲师为垫江本地的初、高中学校的心理老师,上课水平和对学生的熟悉程度也相对较高,有一定的优势和基础,讲师和助教也互相熟悉,配合默契。开讲前,助教们作了自我介绍,便于参加团辅的家长和同学们彼此认识,相互熟悉。需要完善的是,老师授课需跳出老师原本的角色,把自己当作是一名真正的“童心相伴”项目讲师,从项目原本的角度出发,为孩子们提供更专业的团辅服务。

4例个案情况。第1例儿童产生了厌学情绪是典型的留守儿童,父母外出务工,奶奶教育方式欠妥,交流过程全程指责,情绪激动,导致该名儿童自信心受到了严重打击。第2例是一名14岁重度抑郁症女孩,出现过几次吞药、喝洗发水,甚至割腕的情况,幸而抢救及时。目前在重庆市11人民医院接受治疗,医院的建议是住院,但儿童监护人坚决不同意住院。督导建议与当地民政局商定,做好监护人的思想工作,在监护人和儿童同意的情况下,入院治疗。第3例女生因父母离婚导致不爱说话,心情郁闷,封闭自我,经咨询师沟通后,主动和咨询师说自己的梦想,喜欢的事情等。督导建议进一步持续跟进。第4名女生是低保户家庭,妈妈在孩子4岁的时候就离开了家,爸爸年龄较大,疾病缠身,但对女儿的爱不减,女生因在校受了刺激,辍学在家,卧床一年,吃饭和如厕都在房间解决。咨询师通过个案服务的方式与女孩找寻共同话题,最后发现女孩喜欢动漫,通过动漫话题,取得了女孩的信任。结束后还主动出门送咨询师,与我们一行说再见。

下一步督导方向:

1.加强对各实施机构中期完成情况的督导和个案的进度跟进。

2.积极准备项目的中期评估工作,督导各机构尽快按要求准备评估资料。

督导照片:

       

       

       

       

       

       




搜索微信公众号"重庆儿童救助基金会"关注,开启您的救助之旅。或长按以下二维码,点击“识别图中二维码”,即可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