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披露

重庆儿童救助基金会2025年开展“童心相伴”项目督导第16期(总第45期)

来源:    编辑人:管理员    编辑日期:2025-08-21    点击次数:
时间:2025-08-21    重庆儿童救助基金

2025年8月15日,重庆儿童救助基金会理事长一行,赴两江新区天宫殿街道,对重庆市冬青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包1)负责的“童心相伴”项目团辅活动,进行实地督导。

督导内容:1场团辅活动。

督导形式:现场参与团辅、查阅对比团辅活动方案。

督导结果:

重庆市冬青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在两江新区天宫殿街道开展团体辅导活动,整体成效良好。一是主题与目标契合度高。活动方案紧密围绕“逆风飞扬”(聚焦儿童挫折应对能力培养)核心主题,目标定位清晰,与儿童成长过程中抗逆力建设的需求高度匹配,符合儿童福利服务工作导向。二是活动形式适配性强。创新融合热身游戏、案例视频观看、小组专题讨论、情景角色扮演、团队协作挑战、励志故事分享、总结交流反馈等多元形式,充分契合儿童认知规律与行为特点,有效提升儿童参与积极性,现场互动氛围浓厚。三是环节设计逻辑性优。活动流程遵循“浅入深出”原则,从热身破冰到认知引导、体验感悟、技能学习,再到总结升华,各环节衔接顺畅、逻辑严密,形成完整的能力培养闭环。四是执行团队专业度佳。项目团队配合默契,主讲讲师展现出较强的专业素养—不仅具备出色的共情能力,能精准捕捉儿童情绪需求;更能巧妙把控核心体验环节的节奏,成功营造安全、积极的团体互动氛围,为活动效果提供有力保障。五是目标达成效果显著。经现场观察与反馈收集,活动核心目标达成情况良好,尤其在“帮助儿童学习识别基本情绪”“引导儿童理解并建立积极挫折应对态度”两大维度,取得显著成效,儿童参与获得感较强。

但还需在以下方面进一步改进:一是提升引导深度。在认知性环节(如埃蒙斯讨论、情绪认识)和技能转化环节,设计更多引导儿童联结自身或身边真实经验的问题和活动,促进内化。二是优化方案设计。活动现场儿童年龄跨度大,不同年龄段儿童的理解力、注意力时长、表达能力差异显著。要提前摸底,需根据参加儿童实际年龄调整活动复杂度、语言表达和规则要求,确保每位儿童都能获得有价值的体验。

现场附图:


    

                       

搜索微信公众号"重庆儿童救助基金会"关注,开启您的救助之旅。或长按以下二维码,点击“识别图中二维码”,即可关注。